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太平猴魁 绿茶茶王 茶中翘楚
来源:安徽名茶 /
时间: 2024-10-15
在云雾缭绕的山巅,沐浴着第一缕晨光,一片片茶园层层叠叠,犹如翠绿的波浪,悄然呢喃着这片土地沉淀千年的故事。这里是黄山区,它不仅因举世闻名的黄山而名动天下,更是茶之圣地,中华茶乡,[太平猴魁](/tag/121)便诞生在这宛若仙境的皖南群山间。
在神秘而瑰丽的北纬30度线上,黄山区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里高山峻岭连绵不绝,江河峡谷纵横交错,长江水系与新安江水系的交融汇聚,孕育出沃野千里。这里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山脉的平均海拔大约在千米左右,正是这样的高海拔,造就了云雾缭绕的绝佳环境,茶树得以在晨雾暮云的滋养下悠然生长,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孕育出的土壤,赋予了**太平猴魁**超凡脱俗的品质。高海拔所带来的昼夜温差,使得茶叶生长周期悠长,叶芽肥厚,内含物质丰富,其茶汤鲜爽甘美,幽幽花果香沁人心脾,这里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太平猴魁**的唯一产地,所产茶叶皆为珍品,深受国内外茶友的青睐。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黄山区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重要产区,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黄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传,古代的黄山僧侣为了修身养性,开始种植和制作茶叶,由此开启了黄山茶的历史篇章。时光流转,岁序更替,黄山区人民世代种茶制茶的传统也更加沉淀,清朝到民国时期,黄山区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茶贸易和茶文化中心,**太平猴魁**便创制于这一时期。当时有乡人在南京开设了一家名为“江南春”的茶庄,每到茶季便会到新明乡收购茶叶,为了赚取利润,他在收购的茶叶中挑选规格一致的一芽二叶,运往南京高价出售,深受嗜茶者的喜爱。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又名王老二)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精于茶叶加工,且思路敏捷,由此受到启发,于是便前往海拔700多米高的凤凰尖精心选又壮又嫩的一芽二叶,制出的成茶规格高、品质好,称王老二“魁尖”。由于它的品质属尖茶魁首,首创人又叫魁成,且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因而,此茶的全称便叫“**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大约创制于1900年左右,很快便风靡全国。1912年,**太平猴魁**被送到南京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荣获优等奖;1915年,**太平猴魁**漂洋过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从此,**太平猴魁**蜚声中外。新中国成立后,**太平猴魁**一直作为国家礼品茶进行调拨。1955年,**太平猴魁**被中国茶叶总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2年、1986年,**太平猴魁**被评为全国名茶;2004年,**太平猴魁**在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摘取最高荣誉“茶王”桂冠。百年猴魁,以其优异的品质,屡获殊荣,饮誉世界。
从2003年开始,**太平猴魁**开始实行原产地保护,规定不在黄山区生产的茶叶一律不得称**太平猴魁**,并对**太平猴魁**的规格工艺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以确保名茶的品质与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太平猴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产业也逐渐壮大。为了保护和传承好**太平猴魁**茶,当地政府和茶农们齐心协力,以坚定的决心和使命感,推动着**太平猴魁**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迈进。他们秉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的珍视,严格遵循原产地保护政策,精心呵护每一片茶园,确保**太平猴魁**的纯正品质和独特风味。同时,积极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太平猴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在科技的助力下,**太平猴魁**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与提升。黄山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区块链,建设数字茶园,不断优化种植和加工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让这一古老的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山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全国名茶“最强县(区)”,全力推进“生态化、品牌化、精深化、融合化”全产业链发展,提质增效成果显著。2023年,黄山区茶叶产量达到1610.3吨,一产产值69878.7万元,与22年产量同比增加3.7%,一产产值增加12.7%,均价提高8.7%,茶园亩均效益9317.2元,茶农人均收入11646.5元,茶叶综合产值达30亿元。黄山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荣获2021、22年度茶业百强县,22年度茶业品牌建设示范县域,**太平猴魁**连获2021、22年世界绿茶评比会最高金奖。22年**太平猴魁**制茶技艺与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黄山区获评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茶叶)10强县,荣获新中式茶饮发展先行区称号。
上一篇: 中华茶文化——太平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