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往事丨小学生到岳麓山茶场摘茶手持长棍负责"打草惊蛇"
▶这张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照片中没有笔者的身影,但笔者的身影却曾出现在如图中的场景中。 这张照片是当年中小学生上岳麓山采摘茶叶途中的留影。学生们身背干粮,在公园职工带领下奔向茶场。 部分同学还手持长棍,时值初春,老师和职工担心同学们在摘茶叶时遇到蛇,便安排部分同学手持长棍,负责“打草惊蛇”,以利同学们安全采摘茶叶。 笔者读中小学�
1970年代公园职工把油茶籽整拾装袋。
1970年代公园职工在采摘橘子。
1970年代公园职工在制作茶叶。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岳麓山公园,虽然作为城市公园对外开放,但还是以园林生产为主业,并发展经济林、果木林。从上世纪50年代起,岳麓山就实行封山育林管理,在保存原有的大树外,还培植了新林木,并辟建了橘林、茶林、油茶林等经济作物林。
我们此次刊发的一组老照片真实反映了岳麓山公园上世纪70年代开展园林生产工作的景象。文/胡滔滔
捡茶籽是上世纪70年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在上世纪70年代岳麓山的新、老茶林约有500多亩。
每年,快到霜降时节,也就是国庆前后,一树树的茶籽如同一串串李子大小般密密麻麻的挂在枝头,便是公园职工们忙于采摘茶籽之时。
茶籽树又叫山茶树,属于茶科,常绿的小乔木,因为它结的果实可以榨油,也叫油茶树。
春天时,茶籽树会绽放出新绿,绿油油的,清鲜发亮,每逢金秋十月,它的果实刚被采摘完不久,便会开花,漫山遍野。那一树树开满白色的瓣、淡黄的蕊的茶树花,美丽极了。尤其雨后,茶花被雨水洗涤后,花瓣上还泛着滴滴的水珠,晶莹剔透,实属美景,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风中还附和着浓浓的沁人心脾的茶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采摘茶籽必须在霜降前摘完,否则收成就不怎么好。霜降后,茶籽固然出油率会更高,但它怕冷,茶籽会在树上皮开肉绽,乌黑的果仁则会摔下来,落到平坦的地上还好,可以捡起来或及时扫起来。油茶树因生长在山上,到处都是灌木草丛,茶籽掉下来就很难拾起来了。这时捡茶籽的活就由我们当年这些中小学生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了。采摘和收集好的茶籽经过脱皮、分拣、晒干、去壳、粉碎、压榨、过滤等一系列物理程序后,清澈透亮,营养丰富的山茶油便呈现在人们眼前。
如今青山依旧,可茶树却稀疏,景区的产业结构早已从生产经营型转换为旅游服务型。茶油生产已不再,只是间或有好事者在寻找零星的茶树自己拾来自己榨油了。
橘子成熟时,各队搭瞭望台派人日夜值守
岳麓山气候温和湿润,且多为砾砂土和壤土,适宜于柑橘生长,果味极佳。深秋初冬,金果累累,掩映在绿叶之中。山麓一带,均是如此。当年岳麓山公园在建设村、集贤村附近山坡上开辟了两个橘园,面积约3.9公顷,种植无核蜜橘2230株,品种多为宫川、尾张,也有少量龟井,系从湖南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引进。常年产量在25000公斤左右。建设村橘园由当时的园林五队负责管理,集贤村橘园由园林三队管理。
橘树一般是暮春时节开花。花小小的,黄白色,远远看去就像梢头挂着点点白雪,待花谢,便结出圆圆的果实。果实成熟的季节随品种的不同而有早有晚,一般早熟的在十月中旬,中熟的在十一月中旬,晚熟的在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从十月初到十二月末,橙黄色的橘子挂满枝头,一树挨一树,密密麻麻的,散发出浓烈的香味,阳光照在橘林里,色彩明丽,格调清新,有神有韵,充满着大自然的喜悦之情。
每当这时节,各队都要搭建瞭望台,派人日夜值守,在物资欠丰富的年代,橘子是相当诱人的水果,常招惹一些人前来偷采。
采摘橘子的时候,单位的职工大都参与劳动,那么多橘子,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情来采摘,恣情地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吃倒在其次。这么多年过去,笔者时常还在回味当年那火热的场景。
如今,橘树仍在,但已无人问津了。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柑橘生产非但不能成为公园的经济增长点,反倒成为一个长期负担,加之景区的产业转型,景区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发展旅游经济,面对漫山遍野的橘树,无暇分身,任其自生自灭。大浪淘沙,倒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曾经的麓山云雾茶,滋味甘醇极为抢手
岳麓山上自古就产有绿茶,不过大面积种植是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当时岳麓山茶园在长沙名气很大,种植的面积也很大,有120多亩,位置就在现在的万景园南面。这里表层土壤为红壤,乍晴乍雨,空气湿度大,有高大乔木荫护,有利于茶叶生产,兼之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部分职工也受过技术培训,且采茶制作均按照技术规程,因此干茶制作水平较高,质量较好。
谷雨前一般以制作手工毛尖为主,取一芽二叶,经摊青、杀青、二揉、三烘和整形理条等工序后制成,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多毫,深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壮嫩匀。谷雨后至白露前,主要生产机制茶。当年,市茶叶学会抽样进行评比,岳麓山公园的手工毛尖和机制毛尖均名列前茅,被人称为麓山云雾茶。因产量不多,主要用于接待来岳麓山参观的贵宾,同时也在极小范围销售,极为抢手。上世纪90年代后,茶园面积逐渐减少,几近荒废,后承包出去,所产茶叶主要供景区自用和接待宾客。
关于岳麓山的茶,宋朝名士魏野(960——1020,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人,一生不仕,广交僧道隐士,亦与当时官界名流寇准、王旦酬唱诗赋。著有《钜鹿东观集》)有诗咏之曰:“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辛勤旋觅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改革开放前,长沙城里的专业茶馆几乎绝迹,人们登岳麓,赏红枫,看湘江北去,百舸争流,隔岸万家灯火,于微喘小汗之际,能在山中品一杯用泉水冲泡的岳麓毛尖真算得上是一件幸福之事。
责任编辑:
上一篇: 黄金茶是什么茶?知道产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