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婺源绿茶.doc
来源:茶叶资讯 /
时间: 2024-12-31
初识[婺源绿茶](/)摘要:婺源产茶始于汉,盛于唐,兴于今。婺源茶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茶业经济不但见证了婺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轨迹,而且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婺源;茶叶;建设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一直以来,立足生态、产业、资源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推进名优茶比重、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三个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婺源茶产业的科学发展。先后荣获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江西茶叶生产十强县,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一、**婺源绿茶**现状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而盛于唐。婺源茶叶素以香高、味醇、汤碧、汁浓的独特品质而闻名于世。“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人贡、中外驰名”是对婺源产茶历史与品质的高度概括。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17万亩,,,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茶农人平茶叶收入1850元,人均增收450元。茶园面积、产量、出口创汇、产业化经营水平雄居江西省榜首。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茶叶生产,尤其是有机茶生产,既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政策,又是加快全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二、**婺源绿茶**存在的问题一是茶“味”不浓。茶叶虽是婺源传统的特色支柱产业,茶业经济不但曾为婺源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中,其支柱产业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纵观全局,促进产业发展的茶“味”却不浓,其表现主要有:品牌运作乏力,品牌宣传滞后,品牌管理不到位,茶叶之乡域内没有**婺源绿茶**公用品牌广告,母子商标使用也极不规范。埠外游客到婺感受不到茶乡浓醇的茶味和茶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氛围。二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储备跟不上产业发展。婺源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特色产茶县,茶业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茶产业的科研与技术推广部门设置齐全,有茶叶科学研究所、茶叶机械研究所、茶叶技术推广中心,但实质却是有名而无实。茶机所、茶科所有编制而缺人,20年来没有进行人员调整,增添新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青黄不接;有牌子而无试验手段和基地;只有工资而无一分钱科研经费;有项目而立项难。二十多年来两个科研所没有从事任何项目研究。茶技推广中心同样没有任何技术推广经费,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试验推广无法开展。产业发展缺乏超前研究,没有技术储备,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三是行业管理不到位。茶业协会和绿茶联合会,近年来几乎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民间行业组织的应有功能。究其原因是政府与民间行业组织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明。民间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行业管理的主要机构,能解决行业管理中政府不便干预的问题。四是部门协作合力不够,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现象经常发生。茶叶是婺源全民性最强的产业,涉及80%的农民和众多市民及下岗再就业者。茶产业发展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只有全县上下一条心、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创造出群策群力的浓厚发展环境,才能加快茶产业链拉长做大。三、发展对策与建议,提升品牌首先是摸清资源家底,然后合
婺源绿茶网(www.wuyuans.cn)立足千年茶乡江西婺源,向您分享婺源茶的魅力。婺源绿茶(茗眉、仙枝、特供)婺源红茶以及特色菊花茶茶品。同时为您分享中国十大名茶以及全国各地的特色茶叶产品。如果您也喜欢茶叶,可以与我们交流学习,微信号: 17687932030 婺源余先生。
上一篇: 婺源茶叶品种
下一篇: 春分|品一杯婺源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