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问茶·大红袍|武夷岩韵,悠然万古山水间
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若论集三教文化与茶文化综合,海内山水之奇秀非武夷山莫属。
茶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唐宋以降,历代文人对茶的喜爱有增无减,访茶山,寻香茗,记茶事、绘茶图、抒雅怀。山野竹林间,松竹怪石旁,或与客清谈款话,或探虚玄而参造化,文人雅士的参与,使得茶由自然佳茗转变为蕴含文化与情感的精神载体。
纵观茶史,可以说是中式生活美学的演变史,也是一部艺术史。《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诗画问茶》系列,从采茶现场、诗画艺术、器物美学等角度着手,寻找中国文人雅士寄托于一杯清茶之上的逍遥,追寻中国的茶文化之美。本期走进的是武夷山,在碧水丹山中,一探“大红袍”的岩骨花香。
武夷山水
岩石为骨,溪涧为灵。武夷山源于白垩纪的山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幻化为火山砾岩、红砾岩及页岩组成的碧水丹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蜿蜒其中,秦汉以降,奇秀的自然风景令武夷山成为羽流释子的隐遁之所;宋儒迭兴,以朱熹为首的大儒先后倡道东南;文人雅士游览觞咏,为山水生色,在九曲溪畔留下“摩崖石刻”这一文化遗存。
而作为世界红茶与乌龙茶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也是当之无愧的茶文化艺术之乡。物竞天择,时光沉淀,最适宜武夷岩茶生长的独特沃土,也造就了岩茶极具风骨的卓越风姿。或柔韧细腻,或浓厚甘润,小杯细啜,仿佛将武夷的叶叶扁舟和山水都亲尝了一遍。
武夷山水
武夷山茶场,照片由武夷星提供
喊山,源自唐宋的武夷祭茶式
“开山啰!采茶啰! ”
随着茶农高亮悠长的喊山呼唤,代表着武夷岩茶的春茶季正式到来。
茶人喊山,照片由武夷星提供
“开山仪式”于每年谷雨时节举办,礼制庄重、严肃。今年谷雨,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武夷山四曲溪南边的元朝皇家茶园遗址“御茶园”,在武夷星大红袍文化节的开山仪式上,跟随茶农们走上半山茶树间,体验这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武夷山民俗。 点香燃烛,顶礼膜拜,宣读祭文,供以三牲、酒馔等。祭毕,鸣金击鼓,鞭炮声响。主祭率全场采茶人同声高喊“开山啰!采茶啰!”声传山谷,回音不绝。
中国茶业流通协会荣誉会长、武夷星茶业负责人何一心向澎湃新闻介绍,“喊山”始于唐朝,盛于宋代,是为祈求神灵保佑茶事顺利,希冀茶叶发芽茂盛丰收而流传的武夷山民俗。
北宋欧阳修的《尝新茶呈圣俞》中,记载彼时喊山的场景:“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茶人祭祀以祈求今年茶事生产顺利,照片由武夷星提供
到了元代,武夷茶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及朝中大员的青睐,被元朝廷钦定为贡品,并在武夷山四曲南畔兴建规模宏大的御茶园,自此唐宋间的民间祭茶敬神仪式,在武夷山被官家采纳,规范,喊山风俗也正式成为御茶园一种祭祀,当地茶人极为重视。
“祭祀不仅是祈求丰收,也代表了武夷山茶人对自然的敬畏。我们从20多年前重启喊山这一仪式,这是武夷岩茶的文化组成部分。‘敬天畏地,同生共长’,是武夷山砂石土壤的孕育,九曲溪涧的渗透,才有这么好的茶。”何一心介绍,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茶农、茶厂也开启了喊山风俗。
武夷山以丹霞地貌著称,巨石岩壁夹峙耸立,山谷相间,溪涧相连。茶农们因势利便,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栽种茶树,“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也成为“岩茶”得名的另一种说法。
武夷山御茶园内
清崇安知县陆廷灿在《续茶经·茶之出》中评:“ 武夷山周回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在武夷山的峰岩沟壑间,散落着数百个不同的山场。有久负盛名的“三坑两涧一窠”(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九龙窠),也有耳熟能详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每一处山场因不同土壤、环境、气候而产生不同的气韵,每座山场的茶叶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气息。
武夷山茶场
于岩壑幽谷中徐行,可见岩壁上常有渗水细流,路边沟涧泉水潺潺,野蔓青藤垂苕而下,苔花野兰暗送幽香。“ 云此茶种石缝生,金蕾珠蘖殊其名。雨淋日炙俱不到,几茎仙草含虚清。”可知“茶中解事人”袁枚诗中所言半点不虚。
世人常用“岩骨花香”来形容高品质岩茶的滋味,九龙窠岩壁上也有一方“岩韵”的大字石刻。到底何为“岩韵”?
摩崖石刻“岩韵”
“岩骨”一词最早见于苏东坡的诗作《和钱安道惠寄建茶》,赞美道“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茶之韵味,主要指茶汤入喉后带来的感官感受,上品茶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悠长。正因为茶的风味随着地貌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丰富的地貌环境就决定了武夷岩茶的先天气质。
坑、涧、窠、洞、岩、岗、窝……不同山场自然带来不同风味:或柔韧细腻,或浓郁凌冽,或醇厚端方。清乾隆皇帝在评价武夷贡茶时,题诗咏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其实也是在说一种“岩韵”。
武夷仙人自古栽 ,摩崖石刻书风流
武夷山何时开始种茶饮茶,目前没有确切可考的纪录。根据当代茶学专家陈椽先生考证,武夷茶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
武夷茶(属“绿茶”类)唐代已有成茶,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则是晚唐文学家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孙樵途经武夷山,地方官员以武夷茶招待,孙樵品茗后赞不绝口。回京后,孙樵将此茶分享给在刑部任职的友人,随茶附书一封《送茶与焦刑部书》:“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请勿贱用之”。
“晚甘候”石刻
因为武夷茶特有的回甘特质,孙樵以拟人化的笔法称武夷茶为“晚甘候”,“晚甘”意指甘香浓郁,回味无穷,“候”则是尊称。“丹山碧水”出自于南朝文士江淹对武夷山的赞美“地在东南峤外,闽越旧境也。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
自此,“晚甘候”也成为了武夷茶的别称。后人还集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将“晚甘候”三字题刻于武夷山九龙窠的岩壁之上。
范仲淹所写《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石刻
在“晚甘候”石刻的旁边,是宋代大家范仲淹所写《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前四句石刻: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仙人自古载”固然是文学夸张手法,但也点出了武夷山山水之传奇,茶叶之鲜美。
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儒学大家朱熹的《茶灶》: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淳煕十年(1183年),朱熹于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他在《武夷精舍杂咏诗序》中提到五曲流水中有一处“巨石屹然,可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窠臼自然如灶”,遂将巨石命名为“茶灶”。
寄情山水,师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水精神也溶于他们的文化血液之中。“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朱熹人生的一半时间都在武夷山度过,纵观他的经历,也颇多坎坷与无奈,所谓儒学大家等光环亦是身后荣耀。一块水中石,竟能叫朱熹畅想远古仙翁遗事,让后人也从中感受了到了一代宗师的自由精神。
论福建茶事,不可不提北宋名臣、书法家蔡襄。蔡襄生于福建兴化仙游(今莆田仙游),精于茶事。蔡襄接替宰相丁谓任职福建转运使时,改进北苑贡茶,减少香料,采用更鲜嫩的茶叶,灌溉泉水,调整工艺,将当时的大龙团茶改制成小龙团,号“上品龙茶”。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了此事:“ 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
宋代贡茶几十种,此时武夷茶也已随北苑贡茶进贡。武夷山有一方摩崖石刻为“石乳留香”,“石乳”在北宋几乎是武夷茶的别称,《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载:“丛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东溪试茶录》也引述丁谓的论述:“石乳出壑源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明代王应山所著《闽大记》中更是直言“ 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时制作充贡。”
蔡襄每作书画必以茶为伴。他所撰《茶录》是开品茶艺术先河的茶艺专著,上篇《茶证》,论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点茶;下篇《器论》,论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北宋 蔡襄 楷书茶录册(局部)此系南宋内府拓本,上海图书馆藏。
在《茶录》序言中,蔡襄写明他作此书的用意“ 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读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
蔡襄的《茶录》不仅是一套完整宋代茶事烹饮过程,还将品茗这一行为的艺术性大幅提高,论茶之色,他强调了茶叶色泽的美感以及辨茶与识人的关系;论茶之香,他盛赞茶之本香,追寻返璞归真。
《茶录》也是蔡襄难得一见的小楷精品,全篇无一倦笔。为《茶录》作题跋的欧阳修曰:“ 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有小字为难……君谟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衡逸飘发;《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其秒。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
宋 刘松年(款) 斗茶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使得品茗艺术在宋朝得以迅速普及,雅俗共存成为了宋代茶文化的显著特征,斗茶之风从宫廷风靡至市井,如今武夷山元代御茶园内的“宴嘉亭”和五曲溪畔的“竞台”,都是古代斗茶的遗址。
“半壁江山”大红袍
武夷山素有“茶叶种质资源的宝库”之称,品种资源极其丰富。1942年,茶学专家林馥泉就调查出,武夷山的名丛、单丛达千种以上。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武夷名丛各有各的传奇故事与来历,而“大红袍”又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朵阆苑仙葩,也是当仁不让的武夷岩茶代言人。
武夷岩茶 大红袍
永乐年间,明初重臣胡濙巡至闽浙,夜宿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云雾弥散于山间笼罩禅院,月光映照居室,胡濙品茗后写下《夜宿天心》: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石寒竹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大红袍的文字。 大红袍得名有诸多的典故、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属“状元报恩说”。相传有一举子进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病倒,幸而遇见天心寺僧人,被僧人以茶入药所救,书生得以痊愈。后来书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状元郎回到武夷山谢恩,老方丈陪同他一起来到九龙窠,当初给状元郎的那盏茶,就是采摘于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只见峭壁石头上长着六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嫩芽抽条,而后方丈将炒制好的茶叶赠予状元郎。
回京后,一日皇后腹胀疼痛,状元郎将茶叶献上,皇后饮下,果然身愈,皇上大喜,遂将一件大红袍交于状元郎,让其去武夷山封赏。到了武夷山,状元郎使人爬上半山腰,将大红袍给茶树披上,以示皇恩。自此,人们就将这几株茶树称作“大红袍”。
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石刻,照片由武夷星提供
“状元报恩说”原记载于《天心寺志》,后来这本寺志在战火中失传,这段往事便由天心寺僧人代代相传。如今岩壁上还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僧人所作“大红袍”石刻。
“大红袍”虽然顶着个“红”字,却不是红茶,而属于地地道道的乌龙茶。当下人们熟悉的武夷岩茶,在六大茶类中相对成熟较晚,均属于半发酵“乌龙茶”,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制作技艺最为复杂。明晚期在文献中出现有乌龙茶工艺记录,清康熙、雍正年间,工艺趋于稳定。
在清道光年间,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录·杂述》卷四写道:“ ……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按“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这一说法,或可推断大红袍在清乾隆年间已经名扬天下。
在无性繁殖推广之前,九龙窠大红袍的年产量不足一斤。1972年, 尼克松访华,尼克松夫人身穿一件大红色外套,毛主席则赠送了四两大红袍母株茶叶。由于尼克松不知大红袍母株产量少而极为珍贵,还曾不解。周恩来总理就将大红袍由来告知,并解释:“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由此,大红袍也因之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笔。
2007年,由九龙窠岩壁上六株大红袍上采制的茶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是母树大红袍的最后一次采摘,也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唯一现代茶叶。彼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姜丰义说:“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都是稀世珍品,存世量极少,武夷山大红袍底蕴深厚,而且收藏的绝版母树大红袍茶叶具有唯一性,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